无需再忍
作为80年代出生的广东人,小时候的经历导致我们多少对日本的产品与文化有着某种童年的美好滤镜,小学时候5点-5点半放映的动画片,放学了一定要骑车足够快才可以看到后半集;文具店6元一支的三菱中性笔,在当时比晨光贵了有3倍,但细至0.38mm的笔芯书写的娟秀笔迹也无法在国产产品中找到同级替代;学钢琴的家里一般都会有一台珠江牌、星海牌钢琴,但在琴行总能看到试弹雅马哈后心生向往、驻足长留的琴童,这时候一旁的家长往往会说等考上了几级后就给你换;家里长辈如果开的雅阁、皇冠,那证明他们已经早十几年提前进入了小康家庭,成为带动后富的先富们;四驱车、悠悠球、模型,虽然奥迪双钻便宜管饱还送马达,但日本原版的田宫们才是当时小伙伴心中的顶配。
讲这一段开头,其实是为了这次新买的GS冠蓝狮,大家一般直白称呼为“大精工”。有别于瑞表在石英危机后长期往奢侈品方向耕耘,工艺、话题、造型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容易获得高溢价,长期主打便宜可靠的日系产品在这方面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但从我个人观察来看,GS系列在近10年来的确被人们讨论得越来越多了,价格也渐渐昂贵起来,其中功不可没的,有近几年来的大环境里大众对机械表的狂热,但更重要的还是大精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盘面美学道路,通过一个表款不同的盘面设计,包含着对日本本土自然、城市的抽象呈现。
瑞表这么玩的一直也有,但通常一个品牌一年只有1~2款,且做成贵金属限量,价格也肯定会比普通版贵一截,我们这类平民并不容易说服自己下手。GS则一般保持壳形不变,材质也依然是不锈钢,一年出8-20款新盘面,也都看着不错显好,近似帝舵的价格大家也较容易接受,有着一种务实的作风,被称作“东方劳力士”也不是没道理的。
今年推出的SPRING DRIVE系列SLGB003腕表
虽然换盘不换壳的策略也受到很多腕表玩家的诟病,但这种在盘面上加大思考与创造力度犹如换药不换汤,也很符合日本人注意细节喜欢在米粒上雕花的风格,往往很多时候一些好的搭配都可以得到很不错的视觉效果。
这次详细想说的是前一阵子购入的“棚田稻香”SBGA511,据说灵感是来自于日本著名的棚田(
梯田)景观,蓝色的波纹是天空的倒影,金色的扇形动储格代表丰收的稻田。虽然一个日本品牌说他们的梯田景观很著名总是有点膈应,毕竟国内的梯田从规模、文化、景观方面都具有更加壮丽、宏大的历史,但想到这块表会选择中国区首发,可能也是因为梯田是两国人民都能产生共鸣的古工程景观,也蕴含着古时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这么想也没有那么排斥了。
其实这块表去年刚发布的时候,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的新表精品都不少,乍一对比,这款腕表并没有让我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梯田这种创作灵感的描述,感觉实在是大为震感。GS像是有批文化人在做产品,实在是太能联想了。去年在中国首发,全球限量100块,到现在接近一年了,我还能买到,可见这块表在销售层面并不是那么容易让人冲动。
但为什么我现在又入手了这块去年没有打动我的表呢?
经过了4月的Watches and Wonders,大量品牌新品涌现,引起我注意的却没有几款,从个人觉得顺眼的出发点来看今年是一个没什么惊喜的小年,不像前几年引人瞩目的表款特别多。这个时候再来看这块棚田稻香,感觉它也渐渐变得眉清目秀起来了。而且GS近几年的价格膨胀,新款定价普遍来到5-8万,我已然消受不起了,这块表击中我“种地情节”的同时,碰上活动也有3字开头的价格,想想还是果断拿下吧。
现在我也戴几周了,上面讲了很多盘面的东西,也谈谈佩戴感受:
粗看表壳其实较为粗砺,好几个切面的组合,没有什么柔滑的曲线,这可能就是经典44壳形的特点?但是几乎所有平面都采用了抛光处理,刚拆包拿出来是很闪亮的,戴时间长了难免有划痕和指纹,看起来也是比较明显;表壳厚度12.25mm,怎么说呢,对于一个三针款,我觉得还是比较厚了,但是新出的款式一些GS居然都达到13.x mm的厚度,一对比下来,好像心里也就平衡了,但厚薄还是影响佩戴体验很大的一个点,三针款如果能压缩到10mm左右那是更好了。
表面浅蓝和金色搭配,很淡雅,波纹的盘面,有一次阳光照过来,反射到表镜玻璃上竟会如三菱镜一样散射出彩色的光线,淡雅的同时好像又有点绚丽的惊喜?但这个需要强光以某个特殊的入射角才能看到,并不是那么容易碰到。
表扣总体来说是简洁好看的,有个小logo,比我原来买GS的GMT表扣更加精致简洁,一体感更强,不容易产生一大条明显的划痕;但表链设计相对一般,我其实不是很懂表链上的两道细抛光竖杠,欧米茄的钢带也有类似的设计,我觉得这没有增加美观,也不够简洁,有一种为了装饰而装饰的感觉;随表送了一条黑色皮带,倒是可以等夏天过去换上皮带,不用看到表链就有点皱眉头。
9R65 SD机芯应该也不用我过多的进行介绍,有关注过GS的表友们应该大多都明白这是一项GS自称的黑科技,我的理解是用发条盒发电,让石英机芯驱动指针运转,据说可以做到月差10秒以内,精细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时间长了也存在石英机芯老化的问题(
几年前在马来西亚认识的一位GS的Sales跟我提了一嘴),具体真实性可能要等我用几年才能知道了。
随着近十年的国货渐渐崛起,日本制产品也无法与我们在效率、性价比上比较,慢慢退出终端产品的制造,产业链逐渐往上游转移,专注于研究材料学,供应各类高品质中间材料和原料。但几年前随着日本钢铁被曝出大范围造假,仿佛这些高质原材料也开始受到大家的怀疑与审视,国产替代也渐渐有机会追赶了上来。
但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美学,日本的产业依然有着特殊的地位,可能富得早的确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允许了一部分人一出生就不需要担心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而更多探索艺术层面的美学与感受,在我们看来这种生活追求就像是吃饱了只思考如何好看的撑着,但这种“撑着”在全球范围内却存在广阔的市场,大家都愿意为看起来显好的东西买单。但要创造显好的东西,却需要更高的审美水平,而未必是在产品生产加工时有更好的技术或更高的精度。犹如一个美术生,最重要具备的反而是看的能力,即高审美能力,而不是画的技巧,好的作画技巧只能决定了作品的下限,但审美能力的高低却决定作品的上限。
感谢看到这里,最后也希望我们自己的腕表品牌能像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一样,从技术水平、设计完成度、产品美学上也渐渐追赶并超越国际一流水准,届时我定捧场相迎(
其实已经陆陆续续买了不少),再次感谢。
正事儿
不务正业,又事儿多
表态互动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你有什么表是
等了很久最终收入囊中的?
点击下图进入精彩文章推荐
顺阳网配资-顺阳网配资官网-在线股票配资平台-配资炒股合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